|

系統概述:
EGJ-2000光纜線路自動監測及管理系統采用CORBA的中間件平臺和Mapx的GIS平臺構建,可以完成對光纜線路的實時監測。在光纜出現劣化前及時預警,出現故障時可以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準確的故障定位,并可對故障進行靈活的查詢和分析,及時準確的以相應的故障級別在各級監控中心發出聲光告警,并提供電話及發送手機短信告警。實時、在線地對光纜線路中被監測光纖運行狀況進行監測,預防光纜線路的障礙隱患,最終達到預防、告警及定位故障的目的。此外,系統還能夠對光網絡中的光纜、接頭盒、ODF、桿塔、人井及光路由等進行有效的管理,提供資源的瀏覽、查詢、檢索功能,資源數據的添加、刪除、編輯、修改功能,提供資源的統計和報表功能。
系統可支持3種監測模式:OTDR+光功率備纖監測、OTDR+光功率在線監測、OTDR+光終端告警監測。
系統特點:
系統采用完全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,在通信設備、通信系統的描述方面采用了對象化數據定義方法。在系統圖形界面的設計上采用了對象化圖形方式,即將圖形元素與圖形元素的組合定義成圖形對象。
完全圖形化的操作界面,以圖形化的方式實時顯示光功率值,且能在圖形界面進行測試操作。
系統采用多項新技術來保證網管功能的先進性。例如使用GIS地理信息化系統開發地理化通信網絡系統圖;利用Web技術通過internet網來管理系統。
實用的光纖拓撲調度功能和光纜性能評估能力,為光纜網提供決策依據,大大提高監測的實時性和可靠性。動態顯示網絡實時數據,圖形操作界面一目了然。變故障被動尋找為報警主動通知,極大壓縮光纜故障歷時;化被動維護為主動預警,避免隱性故障造成損失。
? 分級體系優化用戶投資,模塊結構方便按需擴容。徹底改變光纜維護模式,大大降低光纜維護的設備損耗和運行費用。
? Web瀏覽器風格的用戶界面。
? 靈活方便的繪圖系統和強有力的系統開發和維護能力。
系統功能:
1)光纜自動監測功能:包括告警監測功能、周期測試功能、點名測試功能、監測數據自動分析、統計功能、監測數據自動傳報、備份功能
2)光功率監測系統功能
3)系統管理功能:包括通信調度應用管理功能、光纜管理功能。
4)監測中心基本功能:包括數據的傳輸和處理功能、報警功能、資源管理、維護功能
系統技術指標:
? 系統環境要求
工作溫度:10℃-35℃
相對濕度:25℃時不大于95%
電源電壓:48VDC±10%,220VAC±10%
? 系統自恢復
因環境因素導致系統故障,當工作環境恢復,系統將在2分鐘內自動恢復
? 告警時間
RTU發現故障后,監測中心可在30秒內發出告警(不包括信號傳輸時間)
? 系統可靠性
系統MTBF:≥100,00小時
? OTDR監測長度計算
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最大監測長度的計算,可以參照光纜中繼段長度的計算方法,按最壞值法計算。當損耗受限時,自動監測長度按下式計算:
L=(P-Ac―Mc―Me)/(Af+As)
式中:
L(Km):自動監測系統最大監測光路長度;
P(dB):OTDR的動態范圍;
Ac(dB):介入損耗,包括WDM的介入損耗,光開關的介入損耗,跳線活接頭的介入損耗等;
一般: WDM 0.6 dB /個;
Filter 1.2 dB /個 (包括活接頭)
光開關 0.8 dB/個
跳線活接頭 0.5 dB /個
Af:光纜平均衰減系數(dB/Km):0.25 dB / Km
As:光接頭平均衰減系數(dB / Km):0.05dB / Km
Mc:光纜富余度(dB ):一般取值3 dB
Me:監測設備動態范圍富余度(dB):一般取值3 dB
一般備纖監測方式中Ac介入損耗為:1個光開關;1次光跳接的介入損耗之和。
Ac=0.8+0.5=1.3dB
每增加一段備纖監測段,須增加2根光跳線的損耗,即Ac 增加1.0dB的介入衰耗。
一般在線監測中Ac介入損耗為:1個光開關;1個WDM;1個Filter及2條光跳線的介入損耗之和。
Ac=0.8+0.6+1.2+2×0.5=3.6dB
每增加一段在線監測段,須增加2只WDM和3根光跳線的損耗,即Ac 增加2.7dB的介入衰耗。
監測長度計算表
項目 |
1625波長
備纖監測
|
1625波長
在線監測
|
P(dB)SNR=1(10μS脈寬) |
42 |
42 |
P(dB)SNR=1(4μS脈寬) |
40 |
40 |
Ac(dB) |
1.5 |
3.6 |
Af(dB/Km) |
0.25 |
0.25 |
As(dB/Km) |
0.05 |
0.05 |
Mc(dB) |
3 |
3 |
Me(dB) |
3 |
3 |
L(Km) (10μS脈寬) |
115.00 |
108 |
L(Km) (4μS脈寬) |
108.33 |
101.3 |
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最大監測長度的計算,可以參照光纜中繼段長度的計算方法,按最壞值法計算。當損耗受限時,自動監測長度按下式計算:
L=(P-Ac―Mc―Me)/(Af+As)
式中: L(Km):自動監測系統最大監測光路長度;
P(dB):OTDR的動態范圍;
Ac(dB):介入損耗,包括WDM的介入損耗,光開關的介入損耗,活接頭的介入損耗等;
Af:光纜平均衰減系數(dB/Km)
As:光接頭平均衰減系數(dB / Km)
Mc:光纜富余度(dB )
Me:監測設備動態范圍富余度(dB)
根據這個計算公式及所測光路的實際長度來驗證所選OTDR的動態范圍類型是否適合,可行。
|
 |